第217章 借粮万旦-《逍遥小驸马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“......”弈世眉头紧皱,把自己代入李知府视角,想想如何破局。
    现在汴江灾民越来越多,多到有十多万。
    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,一场大雨哪怕只波及了十分之一,也有十多万百姓出事。
    官府就是没钱,有钱的话早就赈灾了。
    李知府为了筹钱,把汴江最有钱的那几位人,都叫上来。
    弈世捐了粮食,他们捐了钱,怎么说也有十多万两银子吧?
    十多万两银子,应该能替一部分百姓建造房屋,哪怕只是一个小帐篷也好,至少有位置让他们睡觉,遮风挡雨。
    先救一部分,剩下的百姓见官府会赈灾,会消停一些,不至于这样。
    灾民越来越多,弈世便不再去理会。
    但他还是有点良心,看那么多无家可归的人于心不忍。
    招来官府赈灾的人,直接捐出五千斤粮食,先顶着。
    但那赈灾官员,却悄咪咪告诉弈世,不要捐粮。
    “为何不捐?”弈世问。
    “不瞒大人,在下一家被大雨冲垮,无家可归,期间见过不少上头官吏贪污。”那小官一脸愤愤不平。
    由于汴江太过于富有,官职是不一样的。
    知府一般来说是一州长官,但汴江富饶,而且士族文风较好,这个位置经常是由本地人来当。
    其人口之大,官职也不一样,是知府也不是知县。
    “怎么贪污?”弈世问。
    这小官解释不了太多,他也不知道怎么贪,但就跟弈世说:“我负责清点粮食,监督发粮,昨日接到官府消息说今天粮食有三百旦到我手中。”
    “但......送过来时,只有两百旦。”
    “......”
    好家伙,一共三百旦,估计是城东这片区域的粮食,他、他就直接贪了一百旦?
    先到先得,那剩下的老百姓怎么办?没得吃咯。
    “一百旦,可不少啊。”
    接近四万斤粮食。
    “明日知府将送来一千旦到我手中,城东、城西两片区域共吃着一千旦,有几万人就盼着官府的粮食度日。”
    小官苦笑。
    一千旦,恐怕他们要吞走三百旦以上。
    “有不少老爷,捐粮,都被他们贪走了。”
    小官提示一下,弈世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,听他的建议,把粮食收走。
    由于捐粮,不是上头发下来的粮食,这些粮食不在册子上。
    那既然不在册子上,岂不是可以随便贪掉?
    弈世这些粮食,估计也会被贪走。
    明目张胆,这种贪污在任何朝代末期都很严重。
    管不了,一千旦粮食,负责登记造册的大官一听。
    那么多粮食,我悄咪咪摸走几十旦没关系吧?
    下一级官员一听,那么多的粮食,我瞧瞧拿走十几旦没关系吧?
    再往下就的官员一听......摸个几旦走没关系吧?
    这种情况下,便是属于官官向庇。
    上头要是敢查最低一级贪官,他索性来个将功补过,坦白这匹粮食到我手就已经少那么多那么多。
    然后把他的上级给供出来,再然后一层一层往上供。
    所以,这种情况下,官员们都选择不说。
    弈世随手赏了点铜钱,小官眉开眼笑。
    “希望是冰山一角吧。”弈世叹气。
    当官得贪,在古代能有多少不贪的官员?
    汴江最大的官就是李知府,如果他手底下的官员都这样了,其他地方还得了?
    又走了一圈,弈世对后秦的感官微微改善一些。
    起码看到了官府在赈灾,他们还肯赈灾是好的。
    搁在明末时期,官府都没钱赈灾,让灾民自己死去。
    弈世带着大量粮食和经营财宝,雇佣几十个马夫马车,排成一条条长龙,比起灾民队伍。
    更吸引人瞩目。
    弈世特意打听了一下粮价,他现在有一条致富之路。
    那就是炒作粮食,大水过后,又加上洪水灾民瞎鸡儿乱跑,把消息传的都是,粮食价格飙升。
    大米铺都不愿意贱卖粮食,非要抬价。
    第(3/3)页